最近NVIDIA又出来搞事情了,NVL36取消,B200A取消,又新增了B300/GB300/GB300A,各种眼花缭乱的产品名称让一些不熟悉英伟达产品的人头晕。本文就为一般投资人来简单梳理一下最近出现的产品变化。
首先,我们知道在今年十二月份会进行production start的两款产品分别是B200和GB200。B200就是标准的由8张Blackwell GPU组成的HGX服务器。每个Blackwell又由2个GPU die和8个8层堆叠的HBM3e die组成,采用CoWoS-L的方式封装在一起(有关CoWoS先进封装的种类,请参见笔者之前的文章:The Bonder War – An update on ASMPT (522 HK),BESI (BESI NA), Shibaura (6590 JP), Tazmo (6266 JP) and other advanced packaging equipment players)。GB200则在Blackwell GPU之外又加了Grace CPU,每个compute tray里面有2个Grace CPU和4个Blackwell GPU,然后再通过NVLink连接成一整个rack system。System level又有NVL36 (9个compute trays,共36张GPU)和NVL72 (18个compute trays,共72张GPU)两种不同的配置。目前英伟达会推荐客户采用NVL72的配置,但也仍然会出CSP客户已经开了案的NVL36系统(有关GB200系统的详细介绍,请参见笔者之前的文章:Macom (MTSI US) – A Hidden Nvidia GB200 Play )。
下面我们来讲一下最近被英伟达改了名字的另外两款产品:B300A和B300。
B300A原来的版本名叫B200A Ultra,它与上文讲到的B200的区别在于:1)多了一个A的尾缀,表示这个Blackwell GPU是由1个GPU die和4个HBM3e die组成的(vs. B200由2个GPU die和8个HBM3e die组成);2)正是因为它只有一颗GPU die,所以它的封装形式采用的是传统的CoWoS-S(vs. B200因为有2颗GPU die,所以需要采用支持更大interposer面积的CoWoS-L);3)它原本的名字后面还多了一个Ultra,表示它采用的是12层堆叠的HBM3e die(vs. B200采用的是8层堆叠的HBM3e die),这样单个HBM cube的存储容量可以达到36GB而不是24GB。
原本基于CoWoS-S的B200A芯片已经可以在今年年底ready了,但重命名之后现在计划改到明年6月份才进行production start,且不会单卖8卡HGX的服务器,而是以GB300A的形式卖NVL36的rack system。也正因为如此,笔者看到台积电明年下半年的CoWoS-S产能计划从原本的24kwpm增加到了28kwpm,以配合英伟达3Q25 GB300A的推出。此外,GB300A比较特别的地方在于它的每个compute tray里面只有1个Grace CPU搭配4个Blackwell GPU(vs. 原本2个Grace CPU配4个Blackwell GPU),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的节省能耗(0.7kw vs. 原本1.2kw)。
B300原来的版本名叫B200 Ultra,顾名思义它比B200多出的部分就是12层堆叠的HBM3e die(vs. B200是8层堆叠的HBM3e die)。B300会有标准的HGX 8卡服务器和NVL72版本的rack system(即GB300)。B300和GB300也计划同时在明年6月份才进行production start。
最后,笔者整理了下面这张表来帮助大家梳理NVIDIA接下来要推出的各款产品:
問個笨問題: 200A或300A的那個A, 是指A GPU (一個GPU), 或是說相對於沒有A的版本是Abridged (刪剪版)? 另外聽說300是有SOCKET 的版本, 如果是, 您知道是那種SOCKET?
应该是NVL72改了26层通孔方案吧,nvl 36还是原定的6阶24层HDI。只是现在除了首批一定要NVL36的客户,其他客户都有。现在都认为NVL72在25年占比能从之前的20%提升到40%